孙悟空 孙悟空简笔画
一、孙悟空的技能说明
齐天大圣孙悟空挥舞他的如意金箍棒施展出一套强有力的棍法套路。
攻击序列:1/0.75/1/1.5倍伤害及攻击前摇。(被动技能)
当孙悟空的生活值低于35%时,他会获取10%(+1%当前神明等级数)的暴击几率和10(+1当前神明等级数)的防御属性。(快捷键 1)
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伸长,接着他用力将它砸下,对前方直线范围的全部敌人造成伤害。小兵和野怪会受到20%的额外伤害伤害:80/120/160/200/240(+50%物理强度)消耗:50/55/60/65/70冷却时刻:10秒。(快捷键 2)
孙悟空将金箍棒挥舞一圈,对身边的全部敌人造成伤害和减速效果。伤害:80/130/180/230/280+50%物理强度?减速效果:20% 2秒消耗:60/70/80/90/100冷却时刻:12秒(快捷键 3)
孙悟空化身成雄鹰,猛虎或蛮牛,并给前冲锋。雄鹰:是三种形态里更快速的。免疫减速和定身效果。猛虎:猛击命中的第壹个敌人,造成伤害和晕眩效果。蛮牛:将沿途的敌人击退至两边,并造成伤害。免疫减速,定身和击飞效果。猛虎伤害:100/170/240/310/380+80%物理强度猛虎晕眩时长:0.6/0.8/1.0/1.2/1.4秒蛮牛伤害:50/90/130/170/210+60%物理强度消耗:65/70/75/80/85冷却时刻:18/17/16/15/14秒(快捷键 4)
孙悟空跳到他的筋斗云上,并留下壹个最佳的分身进行战斗。在筋斗云上时,孙悟空处于隐身情形,并恢复生活值。在筋斗云消散前,他可以跳下筋斗云,并在着陆时对范围内的全部敌人造成伤害。分身继承孙悟空当前全部属性的一部分。硬控型技能会直接秒杀分身。如果分身死亡,孙悟空就会在他的筋斗云上现形。伤害:140/190/240/290/340+120%物理强度治疗效果:每秒5%消耗:100冷却时刻:110/105/100/95/90秒。
二、《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技能有哪些
孙悟空技能:大品天仙诀、筋斗云、七十二变、法天象地、影分身、元神出窍、火眼金睛、铜头铁骨、三头六臂、换斗移星、翻江倒海、呼风唤雨、悬丝诊脉。
猪八戒技能:天罡三十六变: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腾云驾雾、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
沙和尚技能:要命碾压、流沙猛击、玄冰护甲、通天禅杖、若水天牢
唐僧技能:冰龙波、紧箍咒、水精通、水魔爆、天降甘露、水幻银、九环圣经、沐浴回春。
扩展资料: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依次遇见了唐僧、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故事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典范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放荡主义小说的巅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西游记孙悟空人物说明
孙悟空,是小说《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其中一个。又名孙行者,自封花果山美猴王、齐天大圣。曾任天官弼马温,也曾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取经后为如来佛祖授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是一只由石头中蹦出来的猴子、天产灵石孕育而生,它吸取日月之精华,并进修仙术,法力及武艺高强,伴随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经,沿路斩妖伏魔。中国民间有人将它奉为神明崇拜。
孙悟空生性伶俐、调皮、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已经成为机智和勇气的化身。代表了人性中的美德、正义、不阿、自在的情怀和追求。
身世及故事
根据中国《四大奇书》其中一个《西游记》原著描述,孙悟空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西游记》第三回中提到生死簿上注明孙悟空“该寿三百四十二岁”)。
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式,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老祖为师,习得地煞七十二变和斤斗云,并第一次取姓为孙,起名悟空。
此后,孙悟空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龙宫,终寻得到东海龙王的天河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北海龙王敖顺送一双藕丝步云履,西海龙王敖闰送一副锁子黄金甲,南海龙王敖钦送一顶凤翅紫金冠),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吓得十殿阎王和牛头马面躲东躲西,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间。
后来孙悟空第一次受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因嫌官小受骗受辱,反叛下凡,自封为齐天大圣,打败了哪吒三太子。后被天界第二次招安,又偷吃蟠桃、御酒、仙丹。
玉帝发十万天兵都无法收服,后被二郎真君杨戬加梅山六怪和太上老君合力擒拿,刀劈雷击皆不得伤,被封于八卦炉四十九日,练就火眼金睛。(《西游记》第七回提到孙悟空本体其实是“光明一颗摩尼珠”)。
出来后继续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山上贴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收起为徒弟。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数次被师傅唐僧误解、受到紧箍咒的惩罚,两次被驱逐。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三藏佛经。孙悟空修得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扩展资料:
名称
石猴:由于孙悟空是从石头中出生,故在故事初期天庭的神仙又多称其为石猴。
美猴王: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因此自称美猴王。
孙悟空:菩提祖师所取的名字。悟空之名,原著借鉴了唐代名僧释悟空之法号,俗车奉朝,唐初开元、天宝间人。
弼马温:第一次天庭招安时所封官职,责任为饲养照料玉帝的坐骑。
齐天大圣:孙悟空受封弼马温后因自感受骗怒离天庭,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后来天庭承认该封号,天庭仙班皆敬称孙悟空为大圣。
孙行者:是唐僧取的称呼,在西游记中,也以“行者”称孙悟空。
斗战胜佛:孙悟空取到西经后佛祖册封的佛号,可说是表扬孙悟空战无不胜,并一路护卫唐僧取经的功绩。
金、金公:《西游记》一书以五行对应唐僧师徒五人(含白龙马),孙悟空对应“金”,又称“金公”,如第38回“金木参玄见假真”;第47回“金木垂慈救小童”;第86回“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第89回“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心猿:如第85回“心猿妒木母”;第88回“心猿木土授门人”。
文化影响
孙悟空的文学艺术造型同时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诸多哲学想法,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孙悟空的形象代表了当时人民渴望反抗残暴的朝廷却又无力改变现实的情景。同时孙悟空还一个尝试超越天然秩序的代表,其名被许多宗教学者解释为:因“悟”,则“空”。反映了现实秩序中的空洞和虚无,人类追求新秩序以及自在的想法。
孙悟空其整体艺术形象的博大精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无可挑剔的。